阿v视频在线观看_搜索黄色毛片_日韩免费观看一级毛片看看_免费看靠逼

所在位置:首頁 >> 耐火材料>> 資訊詳情

創新驅動促進鋼鐵業轉型發展

作者:24發布時間:2014-08-27

    在中國冶金報社與首鋼總公司聯合舉辦的2014轉型發展.鋼鐵強國之路高峰論壇暨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鋼實踐研討會上,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徐匡迪指出,在當前鋼鐵行業面臨虧損運行的常態下,鋼鐵企業的經營理念要從做大規模轉向全生產鏈的工藝、技術創新,努力做到低成本運營,同時必須走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國民經濟轉型企穩鋼鐵工業困難依舊

  “國民經濟已經轉型趨穩,而鋼鐵工業暫時困難依舊。這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是現在面臨的一個大趨勢。”徐匡迪說。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的轉型已經趨穩:第一季度GDP增長7.4%,第二季度增長7.5%;新增就業人口757萬,完成全年計劃的73.7%;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2.3%,比全年的調控目標上限低了1.2個百分點;進出口貿易順差收窄6.5%,出口趨于回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增速穩定在10%左右,其中6月份達到17.9%,到7月份又回落到10%左右的正常水平,維持同比增長的態勢。

  徐匡迪指出,今年上半年經濟轉型的最大特點,是國內最終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動力。過去,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但是今年上半年,國內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4.4%。同時,由于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僅增長17.3%,其對GDP的拉動作用下降到48.5%,而出口的拉動作用則是-2.9%。

  經濟轉型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增速回落之后,失業率沒有上升。國家通過改革減少了審批制度,使企業的成立相對容易。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593.95萬戶,同比增長16.71%;新登記的私營企業達到158萬戶,解決了大量的年輕人就業問題。

  徐匡迪指出,過去30年,中國鋼鐵工業的大發展,是與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和GDP總量的增長相適應的。“在固定資產投資中,33%是用來購買鋼材(2979, 10.00, 0.34%)的。北京舉辦奧運會之前的建設,就消耗掉了千萬噸鋼。”

  今年上半年,在GDP增長7.4%的情況下,國內鋼材產量同比僅增長6.4%。同期,鋼材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4.76%。“鋼材表觀消費量增速低于鋼材產量增速,而鋼材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因此鋼材價格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徐匡迪說。

  而當前,鋼鐵行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鋼材銷售的利潤極低。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4.80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0.4%,遠低于銀行貸款的利息。“如此低的銷售利潤率,鋼鐵企業還銀行貸款利息都很困難。”徐匡迪表示,“前些年鋼鐵企業不斷做大的結果,是借了大量的銀行貸款,這就造成了鋼鐵企業的財務成本非常高。”

  當前,我國面臨嚴重的鋼鐵產能過剩。美國認為產能利用率的正常區間在78%~83%,小于75%就是過剩;歐盟認為正常區間在75%~80%,小于70%就是過剩;日本則以78%為評判標準。目前,我國煉鐵設備的產能利用率為73%,煉鋼為68%;長材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高,其中螺紋鋼達到86%,優質棒材達到90.6%,線材(3140, 0.00, 0.00%)達到79.8%;而板材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平均只有70%,其中中厚板僅為60%。徐匡迪指出:“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板材是先進材,長材是落后材。各個國家的發展階段不一樣。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當中,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主要是長材;而西方國家的城鎮化和工業化早已完成,汽車、家電等最終消費品更新需要的是板材產能。”

  在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多數鋼鐵企業虧損運行。今年上半年,88家鋼協會員鋼鐵企業,從報表看有63家盈利,但是僅寶鋼的盈利就達到38.29億元,其他鋼鐵企業基本都在微利運行。而虧損的企業有25家,虧損額為76.79億元,其中虧損最嚴重的7家企業虧損額達到75億元。

  徐匡迪指出,鋼鐵產能過剩和企業虧損運營的原因,從外部看,一是受經濟增長過度依靠投資拉動的影響,從2008年~2010年新增產能近3億噸;二是受地方政府GDP增長及財稅收入的影響,地方大部分稅收來自生產項下,而不是消費項下;三是地方政府維護社會穩定的要求,即使是虧損運行、產能過剩也不壓產。從內部看,鋼鐵企業自身也不想調整,一是企業只有保持產量,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保證企業的“流動性”,支付各種成本、員工工資和還貸;二是現行銀行借貸主要是看企業現金收入的多少,有一定數量的錢進來就可以“借新還舊”。

  必須由投資驅動改為創新驅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跡舉世震驚。但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原有依靠要素低廉(土地、勞動力、能源等)吸引外資,從而爭取國際市場空間的路子已日漸狹窄,同時,國內環境、資源的約束則更加嚴厲。因此,經濟發展模式從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并使發展速度回落到合理的區間,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相應地,過去30年,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主要依靠投資驅動,曾長期處于產品供不應求的環境下,企業普遍存在著“做大做強”的動力。特別是前些年在基礎建設規模增長過快、貨幣寬松的背景下,鋼鐵企業競相擴大產能,2003年~2012年,我國粗鋼產能激增5億噸。

  徐匡迪指出,這種無序擴張體現在幾個方面:在發展觀上,不顧市場需求,一味追求規模擴大,盲目“做大做強”,結果導致現在的“做大做僵”;在產品結構上,盲目追求“精品化”,造成高端產品的無序競爭,產品供大于求,導致“肉賣白菜價”;沒有全局的市場觀,一家企業想“包打天下”,導致產品“萬能化”,銷售半徑過長,物流費用增加,區域環境惡化;不肯主動淘汰落后產能,認為誰主動淘汰誰吃虧。“但產能的削減是無可回避的問題,被動不如主動,主動可以先得活路。”徐匡迪說。

  那么,我國的鋼鐵企業應該如何實現創新驅動呢?

  徐匡迪指出,世界各國凡是經濟發展速度回歸合理區間并以最終消費為主要動力時,鋼鐵工業都會出現產能過剩。在產能過剩的條件下,低成本的工藝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徐匡迪以武鋼的實踐為例進行了說明。近年來,武鋼高爐的鐵礦石入爐品位逐年降低。他們不斷配加一些低品位的礦石、廉價的礦石。而過去在追求產量的時候,是“料不厭精”的。“現在不能單純追求高爐的利用系數,而是要看煉每噸鐵水的成本是多少。”徐匡迪說。

  在焦炭方面,武鋼通過配焦實現焦炭質量的提高和配煤成本的降低,使焦炭成焦后的轉鼓強度保持在67~68,但煉焦配煤成本可以降低二三百元。高爐工藝通過穩定配煤,改善焦炭質量,調整高爐的操作,提高煤氣利用率,提高風溫水平,降低了燃料比。

  此外,武鋼開發了WESP經濟煉鋼技術,通過造渣制度、吹煉模式、入爐結構等工藝制度的優化改進,充分利用氧氣轉爐上爐末期爐渣,降低轉爐熔劑消耗,并用生石灰石替代活性石灰。

  “在目前鋼材價格低、企業虧損的狀況下,鋼鐵企業的工藝技術創新應該集中在追求低成本的生產上,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技術指標,這樣才能在困難時期做到保本運行。”徐匡迪說,“鋼廠的成本超過70%集中在鐵前工藝,我們要抓住成本比例最高的項目進行低成本攻關。”

  建設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友好型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只有通過減量重組,建設綠色鋼鐵廠來替代。

  徐匡迪指出,綠色鋼鐵廠應該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優質潔凈鋼生產平臺;二是高效能源轉化、梯級利用的工業過程;三是各種固體廢棄物和粉塵近零排放的循環經濟示范區。未來,鋼鐵企業的調整必須走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具有上述三大功能的綠色鋼鐵企業。

  徐匡迪以首鋼京唐公司為例進行了闡述。在各工序高效化生產的基礎上,首鋼京唐公司建立起全流程高效快節奏的生產體系:從高爐裝料至出鐵的周期為420分鐘,從高爐出鐵至熱軋成品的制造時間為344分鐘,全流程(從鐵礦石至熱軋板)的生產周期為12.7小時,每爐鋼的生產周期平均為32分鐘。采用新工藝使總渣料低于常規工藝約17.8千克/噸,鋼鐵料消耗降低10.3千克/噸。將脫碳爐渣及轉爐除塵灰制成高效脫磷球供脫磷爐造渣使用,不僅可提高脫磷爐渣堿度、縮短成渣時間,還可進一步節省石灰5千克/噸、鐵礦石19千克/噸。

  同時,新流程大大提高轉爐作業率。當轉爐日產爐數從20爐提高到34爐時,由于轉爐的輻射散熱減少,出鋼溫度可提高約50℃;當日產爐數提高到50爐以上時,少渣冶煉的熱收入高于常規冶煉。

  此外,首鋼京唐公司生產900萬噸鋼,所有的廢氣近零排放用于發電,94%以上的電是由自備電廠供應的;固體廢棄物也實現近零排放,每年可以生產300萬噸水泥;所有含鐵的粉塵和廢料全部回收以后,相當于每年回收50萬噸鐵;所有余熱梯級回收,最低溫度的余熱用于海水淡化,代替地表水的使用。通過采用一系列先進節能技術,首鋼京唐公司實現年節能207.875萬噸標煤,折合年減排二氧化碳411.6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