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v视频在线观看_搜索黄色毛片_日韩免费观看一级毛片看看_免费看靠逼

所在位置:首頁 >> 行業(yè)新聞>> 資訊詳情

一季度經濟數據今出爐 5大視角看開局

作者:27發(fā)布時間:2010-04-15

    2010年春天,在料峭的寒風中走來。中國經濟也正在復雜的形勢里穩(wěn)健復蘇、加速奔跑。

    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繼續(xù)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fā)展,回升向好勢頭更加鞏固。一季度的相關經濟數據即將發(fā)布,來自各方的信息同時顯示,一個精彩的開局已沒有懸念:從進出口到投資、消費,從GDP到CPI,一系列經濟數據將證實“高增長、低通脹”的預測可以成為現實。

    與之相伴,對于中國經濟運行的擔心和疑慮也漸漸多了起來。在這一關鍵時期,需要審視熱點難點,科學判斷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和發(fā)展信心。

    高增長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徹底走出危機

    與一年前的市場寒潮相比,河北鋼鐵集團今年的“春天”顯得格外溫暖。受下游行業(yè)需求上升帶動,集團一季度開工率100%,產銷率100%,銷售收入、利稅、利潤等指標都有10%以上增幅。

    此時此刻,繁忙興旺的青島港和寧波港同樣見證著中國經濟的回暖。“一季度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長,增長幅度均超過20%。”交通運輸部新聞發(fā)言人何建中說。

    目前,國內外經濟機構紛紛對中國經濟一季度的增長作出預測:繼去年第四季度10.7%的兩位數增長后,2010年一季度的增速將繼續(xù)達到兩位數以上,或為11%至12%之間。

    已經公布的一季度中國企業(yè)家信心和企業(yè)景氣指數、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也都顯示出經濟繼續(xù)上行的鮮明信號。特別是,一季度出口額基本恢復到2008年同期水平,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由負轉正。中國經濟正在實現連續(xù)第四個季度的持續(xù)提升。

    那么,GDP的高增幅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已徹底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呢?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0年的第一季度例會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發(fā)展繼續(xù)作出了“極為復雜”的評價。這與溫家寶總理上個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判斷完全一致。

    形勢的復雜表現在:國際主要經濟體失業(yè)率高位徘徊,金融領域風波未平,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貿易摩擦急劇升溫,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仍然很多。

    形勢的復雜還表現在: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矛盾依然突出,結構調整難度加大,資源和環(huán)境的壓力進一步加大,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一些關系民生的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的技術性補償因素較強,世界經濟還很難看出什么時候能真正走出低谷。”國家信息中心發(fā)展研究部戰(zhàn)略規(guī)劃處處長高輝清指出。

    世界銀行的報告也指出,2010年至2011年發(fā)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將非常遲緩,并將抑制全球進口需求的復蘇。

    “這些因素無疑都對中國能否徹底走出危機增加了不確定性。”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曉鵬說,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jié)奏和重點至關重要、事關成敗。

    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是否預示經濟過熱

    經濟社會發(fā)展一直在矛盾的沖突中向前推進。隨著一系列經濟指標的回升向好,關于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議論風聲再起。

    有關預測部門最新發(fā)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反映中國宏觀經濟景氣狀況的綜合警情指數已進入“紅燈區(qū)”中部,其中M1月末余額同比增速、發(fā)電量、工業(yè)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等5個指標均亮起了“紅燈”。

    這些結論真實反映了現實嗎?

    從經濟學的定義看,所謂經濟過熱,是指經濟擴張超過合理限度的經濟運行狀態(tài)。其中,潛在GDP增速、物價、貨幣供應量以及投資等指數都是衡量經濟是否過熱的重要指標。

    “考慮到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以及當前經濟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并不能根據一季度的某些經濟數據而得出全年經濟增長過快、經濟過熱的結論。”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由于去年一季度增速只有6.2%,今年的高增速中基數性因素占較大成分。“況且,考慮到未來出口以及市場主導的投資增長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高增長是否能持續(xù)下去、能持續(xù)多久?這些都是未知數。”張立群指出。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發(fā)布的警情報告也認為,警情指數進入“紅燈區(qū)”并不意味著實體經濟已經過熱。如果扣除低基數影響,今年1月至2月的大多數指標僅恢復到“正常增長”水平。

    盡管如此,經濟運行中的一些跡象或苗頭依然值得關注。

    大宗商品價格在過去一年已有較大上漲,一季度大宗商品進口數量依然停留在歷史高位,顯示國內投資需求旺盛。供國內市場消費的非大宗商品進口的環(huán)比增長明顯,說明國內消費需求提速。

    3月份,中國貿易逆差72.4億美元,中止了自2004年5月開始連續(xù)70余個月貿易順差的局面。“若剔除加工貿易,3月貿易逆差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300億美元,比2月高出3倍。”中金公司發(fā)布的最新報告指出。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逆差的出現表明現在中國的貿易非常開放和自由。但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也會給我們的外貿出口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

    “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強勁反彈,單月貿易逆差的出現,以及近期珠三角等地民間拆借利率的飆升等信號,都在以不同方式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發(fā)出警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說。

    好形勢背后的老問題是否得以消除

    經受金融危機沖擊的人們都在期盼著,中國經濟能夠早日全面好轉,實現又好又快發(fā)展。但關鍵在于,以什么樣的方式去迎接和實現這個復蘇。

    鋼鐵業(yè)在金融危機中遭受的沖擊最大。而今,隨著經濟的好轉,鋼鐵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逐漸恢復,一切似乎都在好起來。但種種跡象表明,這個行業(yè)依然面臨深重的“內憂外患”,產能過剩巨大、集中度過低的痼疾在鐵礦石價格的一路高漲中日益暴露出弊端和不適應。今年的鋼鐵市場或將繼續(xù)呈現“高產能”“高庫存”“高價位”的“三高”特征。

    其實,“大而不強”的鋼鐵業(yè)只是中國制造業(yè)的一個縮影,經濟增速不斷提升的背后,傳統(tǒng)行業(yè)存在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有的再度抬頭,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盡管一季度國內汽車市場以同比增長逾70%的速度繼續(xù)追高,但在雙雙突破400萬輛的產銷量背后,產能過剩的苗頭也已出現。眼下,各大汽車廠商在紛紛擴充產能的同時,小排量汽車銷量已出現增幅下降趨勢,眾多汽車銷售店也出現了汽車積壓的現象。

    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不足,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仍未發(fā)生根本轉變。必須看到,當前經濟指標的“好看”很大程度上還得益于政府投資的拉動,以及市場流動性的注入,而居民消費潛力尚待進一步擴大,民間投資能否真正激發(fā)并有效接力政府投資尚需觀察。

    “中國經濟的當務之急,也是最大的困難,在于如何從應急性的短期政策轉向處理長期發(fā)展中的問題。”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

    可喜的是,從政府到企業(y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fā)展方式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正在與各省研究協(xié)調,盡快確定今年淘汰落后產能計劃,預計4月底淘汰任務將分解落實到各省。“各地區(qū)需向社會公告年度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yè)名單、落后工藝設備和淘汰時限,國家有關部門定期進行監(jiān)督檢查。”工信部產業(yè)政策司副司長侯世國透露。

    一季度,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1.5%,高出同期總體出口增速2.8個百分點,遠快于服裝、鞋類等傳統(tǒng)大宗商品,顯示我國出口結構升級的趨勢正在繼續(xù)。

    國家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fā)展的新“36條”政策措施,將為民間資本營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中國經濟而言,只有調整結構、轉變發(fā)展方式的復蘇才算得上真正的復蘇。這需要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國務院研究室博士郭立仕說。

    通脹是否已經出現

    物價,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映襯國民經濟冷暖。隨著經濟的穩(wěn)健恢復和加快增長,社會各界對物價問題更加敏感、更加關注。

    “今明兩年,我國經濟將進入新的繁榮期,通脹威脅以及資產泡沫問題是我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但通脹威脅近期內看還不是很大。”中國經濟改革基金會秘書長樊綱這樣認為。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策研究室近日發(fā)布報告預計,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將在現有水平上略有下降,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均漲幅在2%至2.5%之間,處于溫和上漲區(qū)間。

    但是,人們對通脹預期的擔憂并非沒有理由。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漲幅比1月擴大1.2個百分點,上升幅度高于市場預期,并接近3%的CPI年度調控線。尤其是直接關系老百姓一日三餐的蔬菜、水果價格上漲較多,更放大了人們對通脹預期的感受。

    “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水果、蔬菜、水產品等鮮活農副產品價格將開始季節(jié)性回落。同時,受供應充足、需求減弱等多種因素影響,豬肉等價格也將繼續(xù)下跌。”商務部分析人士指出。

    農業(yè)部、商務部的監(jiān)測正在印證這一分析:3月份以來國內食品價格處于持續(xù)回落過程中。

    其實,生產領域的動向更加值得關注。商務部4月7日發(fā)布的一周監(jiān)控數據顯示,112種生產資料中,價格上漲的有56種,占50%。

    受投資者對經濟復蘇和能源需求前景樂觀預期的推動,國際油價近日不斷走高,并以每桶86美元多的收盤價創(chuàng)下近18個月來的新高。

    隨著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走高,輸入性通脹風險在增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可能推動我國價格上漲,但也要看到,我國農業(yè)連續(xù)六年豐收帶來的農業(yè)與糧價穩(wěn)定,為我國物價的穩(wěn)定奠定了較好基礎。同時,行業(yè)產能過剩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終端產品價格的傳導。

“2010年中國不太可能達到很高的通脹率。”世界銀行最新發(fā)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認為。

    數據高企是否意味刺激政策可以退出

    在一季度經濟繼續(xù)昂揚上行的背景下,人們更加關心,刺激政策退出的時機是否已經出現。

    從企穩(wěn)向好、穩(wěn)健復蘇到加快增長,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有別于全球、具有鮮明特色的“危機應對”之路。但是,“恢復性增長”并不等于經濟根本好轉,經濟根本好轉也還不等于我們的經濟能走上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軌道。

    必須承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企業(yè)的運行,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政策的支持,內在的動力與活力還很缺乏。

    “我們在對待經濟復蘇和經濟持久發(fā)展這個問題上持十分審慎的態(tài)度。”“我們現在還面臨許多問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此前曾指出。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期表示,中國政府需要經濟“非常確定”的復蘇信號,才能從危機時采取的刺激政策中退出。“如果復蘇信號明顯,一些非常規(guī)的刺激政策可以逐漸退出,但是,必須確定目前的復蘇不會是‘W’形。”他說。

    財政部副部長王軍也于近期表示,目前,刺激政策總體上不宜輕言退出,但應該積極地共同研究退出戰(zhàn)略問題。

    從國際環(huán)境看,目前,美國失業(yè)率居高不下,消費不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解決。“中國經濟正迅速復蘇,但全球經濟離安全著陸仍為時尚早。”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說。

    世界經濟是互相聯(lián)系的。“退出政策應該是一個漸進、溫和的過程,同時要考慮國際間的共同協(xié)調,考量其他經濟體的表現。”王軍認為,政策退出的時機和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

    “月暈知風,礎潤知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依然繼續(xù),但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提高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課題。

    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靈活運用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和央票發(fā)行等工具,對信貸增長進行適度調控,3月份新增信貸回落至5107億元,回歸常態(tài)水平。

    今年以來,國家在力保已開工項目建設可持續(xù)的同時,新增投資更加重視發(fā)展社會事業(yè),更加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更加重視節(jié)能減排。

    “這顯示了國家宏觀調控能力的日臻成熟。”郭立仕說。【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