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v视频在线观看_搜索黄色毛片_日韩免费观看一级毛片看看_免费看靠逼

所在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資訊詳情

我國鐵礦業支撐鋼鐵行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作者:188發布時間:2010-12-29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預計2010年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將達到10.5億噸,鐵礦石消費量(折合成品礦)超過9億噸,進口鐵礦石維持在6億噸左右,占世界鐵礦石海運貿易量的60%以上。

“十一五”是我國鐵礦業改革發展的黃金5年

“十一五”是我國鐵礦資源供需矛盾凸顯的5年,也是我國鐵礦業改革發展的黃金5年。“十一五”期間,鐵礦業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鐵礦勘查取得重大進展,鐵礦石產量高速增長,科技進步步伐加快,投資主體趨于多元化,礦山建設取得重要成果,資源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鐵礦勘查市場投資活躍,勘查成果顯著。

“十一五”前4年,我國先后在安徽、河北、山東、遼寧、山西、四川、湖北、內蒙古、云南、新疆等地發現大型或特大型鐵礦,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深部和外圍找礦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全國鐵礦查明資源量凈增52.15億噸,勘查新增資源量100億噸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礦山建設加快。

“十一五”期間,在市場需求的強勁拉動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鐵礦開發的積極性空前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由2005年的282.00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841.39億元,預計2010年將突破1000億元,比2005年增長254.6%。一大批鐵礦采選項目先后建成投產,鐵礦石年產能達到12億噸,比2005年增長140%,5年累計增加鐵礦石產能7億噸/年。目前正在建設和規劃建設的鐵礦項目設計規模達到4.8億噸/年。

鐵礦石產量高速增長,支撐能力增強。

“十一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鐵礦企業產量由2005年的4.2億噸增加到2009年的8.8億噸,預計2010年將達到10.5億噸,比2005年增長150%。5年累計生產鐵礦石40.5億噸,是“十五”期間的1.85倍。國產鐵礦對鋼鐵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加快,創新體系初步建立。

“十一五”期間,全國鐵礦企業十分重視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推廣和應用,采選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達到企業年銷售收入的0.52%,5年累計投入80.5億元,開展了采選工藝優化、提鐵降雜、紅礦選礦、難處理菱鐵礦褐鐵礦鏡鐵礦利用、低品位礦利用、深部地下開采、復雜難采技術、安全高效開采、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多碎少磨節能技術、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礦區土地復墾、資源綜合利用和相關重大技術裝備的研究開發,攻克了一批行業共性的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一大批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成果,為行業技術改造、重大工程的實施和解決資源問題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以鐵礦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建立,一批鐵礦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開發秩序明顯好轉,綠色礦山建設進入新階段。

“十一五”期間,鐵礦勘查開發領域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精神,積極推進鐵礦資源整合工作,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新立勘查許可證減少40%,新立采礦許可證減少30%,礦山數量下降15%,鐵礦資源勘查開發秩序明顯好轉,開發利用結構和布局得到調整,促進大中型礦山建設的力度加大。

礦山環境保護治理責任制和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全面建立,中央財政專項投入鐵礦地質環境治理和保護的資金增加了6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基本條件》發布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實,加快了綠色礦山建設步伐。5年來,鐵礦企業累計投入58億元,完成礦區生態恢復1.6億平方米,完成排土場植被恢復4900萬平方米,完成尾礦庫及礦區道路沿線生態恢復3500萬平方米,綠色礦山格局初步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礦區土地復墾水平全面提高。

“十二五”鐵礦業將支撐鋼鐵行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工業化發展仍處于中期階段,城鎮化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市場化將進一步深入發展,鋼鐵消費水平將保持持續增長。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鋼鐵冶煉的主流程仍將是主要依靠消耗鐵礦石的長流程,鐵礦石在鋼鐵爐料結構中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十二五”期間,鐵礦行業將實現找礦的重大突破,供應能力穩定增長,開發布局與結構得到優化,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礦山環境狀況顯著改善,科技創新繼續加快,“走出去”取得實效,支撐鋼鐵行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找礦實現重大突破。編制鐵礦資源勘查專項規劃,加強鐵礦資源勘查,增加地質勘查投入,確保新增鐵礦資源量60億噸,力爭達到100億噸~150億噸。

供應能力穩定增長。完善鼓勵國內鐵礦資源開發利用的相關政策,加大新礦山建設步伐,挖掘老礦山生產潛力,到2015年全國鐵礦石原礦產量將達到15億噸,保證40%的鐵礦資源自給率。

開發布局與結構得到優化。積極推進鐵礦資源開發整合,加快現代化大型鐵礦基地建設,培育大型鐵礦企業和企業集團,促進中小型鐵礦重組聯合改造。到2015年,新建1000萬噸級以上鐵礦8座,500萬噸級以上鐵礦15座,200萬噸級以上鐵礦20座,大型礦山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

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突破共伴生難處理礦、復雜難利用礦、低品位礦、尾礦和廢石等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改進方法,完善工藝。到2015年鐵礦資源總回收率與共伴生礦綜合利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尾礦、廢石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20%以上,15%的難利用礦轉化為可利用資源,建成10個鐵礦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礦山環境狀況顯著改善。到2015年,新建和生產礦山的礦山地質環境得到全面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分別達到35%,新建和在建礦山毀損土地全面得到復墾利用,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復墾率分別達到30%以上,建成30個綠色礦山示范基地。

科技創新繼續加快。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科技投入,圍繞鐵礦資源高精度快速勘查技術、鐵礦資源安全高效開采技術、復雜難處理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礦區土地復墾技術等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推進相關重大裝備的研發、推廣和國產化,加快數字化礦山建設。到2015年大型礦山技術裝備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

“走出去”取得實效。到2015年,力爭可控制的海外權益礦規模達到國內年進口礦總量的40%。


來源:中國冶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