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年初始,鐵礦石現貨價格就高歌猛進突破了190美元/噸,創下年內最高紀錄,并極有可能在本周內突破200美元/噸的大關。
鐵礦石現貨交易價的歷史最高紀錄,為205美元/噸,那是在2008年上半年。那一年,全球海運費暴漲,最高紀錄超過100美元/噸,幾乎占了礦價的一半。而目前,巴西鐵礦石運抵中國的海運費不足30美元/噸。
按照“真實反映”市場供需狀況之說,這樣的現貨價位意味著,季度定價模式下,上半年的礦價將依舊高企,鋼鐵企業原料成本壓力將持續升高。
困擾中國鋼鐵業數年的這道舊傷疤,還將繼續作痛。
2010年,中國進口鐵礦石6.186億噸,相比2009年的6.276億噸減少899萬噸,下降幅度為1.4%。這是自1998年這12年來,中國進口鐵礦石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這是包括中鋼協在內的中方陣營,很能得到激勵的一個結果。國內礦的明顯替代作用,已成為中外博弈中,有利中方的一張牌。
但是“量跌”之外,“價漲”的現實,卻又令人如鯁在喉,更加添堵。
因為2010全年鐵礦石進口到岸均價為128.4美元/噸,比2009年到岸均價79.9美元/噸同比上漲59.5%;全年進口鐵礦石金額為794.27億美元,比2009年全年的501.47億美元增長了292.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3億元,均價增幅為60.6%。
為什么進口量減少了,價格卻反而上漲了?
這個問題也許并不應該問礦山,這正是礦石供應方所最樂見的結果,證明其經營有度,獲得巨大成功。
并且,礦山方面認為,開足馬力保證市場供應,已然是一種較高的挑戰,因為己方擴產不僅意味著巨額資金投入,還需要擔當從勘探、開采、運輸等一系列的潛在風險。
有礦業界人士尖銳指出,事實上,對于鋼鐵企業個體的經營困境,甚至整個行業及其微利的生存狀態,并不足以構成礦商供應時需要重點考量的出發點。因為,不需要想得那么細致。
“只要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繼續進行,中國的經濟發展大局依舊保持平穩,那么所用的鋼材、鐵礦石就必須得滿足一定的數量。”該人士表示。
國內鋼材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的信息總監盛志誠向記者梳理了這樣一個“惡性循環”:
“國內鋼價與礦價互相推高,最終結果是,國內為高礦價埋單,而高鋼價在一段時間內,會形成利潤泡沫,刺激國內鋼鐵產能充分釋放,從而釋放出更多的鐵礦石需求。對于國內鋼鐵產業鏈而言,由于需求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在高鋼價破滅后,國內剩下的就只有高礦價、低鋼價,更低的利潤。產業發展環境會進一步惡化,終端用鋼企業更多地是在為高成本埋單,鋼企本身也得不到看似豐厚的利潤。”
中國鋼鐵業關于上下游產業鏈利潤合理分配的訴求,似乎正離目標越來越遙遠,除非,供求關系出現重大拐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Copyright (c) 2025 dxy3619.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奧沃冶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津ICP備11000233號-2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247
電話:022-24410619 傳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