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加快氫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再度明確了省內氫能行業整體發展目標,對氫能各產業鏈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減。主要內容如下:
發展目標。
到2025年,氫能產業規模實現躍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1萬輛,年供氫能力超10萬噸,建成加氫站超200座,示范城市群產業鏈更加完善,產業技術水平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氫氣供應體系持續完善,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產業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到2027年,氫能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氫氣“制、儲、輸、用”全產業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燃料電池汽車實現規模化推廣應用,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氫能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氫能在能源和儲能等領域占比明顯提升,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加大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組織實施氫能產業科技成果回溯計劃,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短板。重點突破氫氣“制、儲、輸、用”環節關鍵技術,加大高效率低成本電解水制氫、長距離大規模儲運、加氫站關鍵設備等裝備技術攻關力度。加強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創新,不斷提高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水平,持續提升燃料電池可靠性、穩定性、耐久性,進一步提升電堆功率密度。
加快推進氫能產業創新平臺建設。發揮省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機構技術創新優勢,重點支持骨干企業創建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創新平臺。省財政對經認定的國家級創新平臺依法依規給予支持。
加大研發支持力度。統籌用好國家和省級資金支持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按事后獎補形式,對為廣東獲得國家示范城市群考核“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積分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獎勵,參照國家綜合評定獎勵積分,原則上每1積分獎勵5萬元,每個企業同類產品獎勵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落實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政策,對研制生產并實現銷售的重大技術裝備依法依規予以資金支持。
創新科技專項支持方式。在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中實施新型儲能與新能源專項,設立專題支持氫能領域前沿技術研發。完善科技專項資金支持方式,采取公開競爭、“揭榜掛帥”等多種形式設立研發項目,對標國際領先水平,以產業化為導向確定研發目標,支持龍頭企業牽頭開展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氫能關鍵裝備、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
加快完善氫氣供應體系
大力發展電解水制氫。加快提高電解水制氫裝備轉化效率和單臺裝備制氫規模,突破制氫環節關鍵核心技術。鼓勵加氫站內電解水制氫,落實蓄冷電價政策,推動利用用電谷段電解水制氫。支持發電企業利用低谷時段富余發電能力在廠區建設可中斷電力電解水制氫項目和富余蒸汽熱解制氫項目。
有效利用工業副產氫。以東莞、廣州、珠海、茂名、韶關為重點,利用丙烷脫氫、焦化煤氣等工業副產氫資源,采用先進技術,實現高純度工業副產氫規模化生產。支持東莞巨正源、珠海長煉、廣州石化、茂名石化、韶鋼等企業提升氫氣充裝能力,加大工業副產氫經濟有效供應,降低車用氫氣成本。
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鼓勵開展海上風電、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加強海水直接制氫、光解水制氫等技術研發,拓展綠氫供給渠道,降低制取成本。
統籌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
穩步構建氫能儲運體系。重點發展“高壓氣態儲氫+長管拖車”運輸模式,逐步提高高壓氣態儲運效率,降低儲運成本,提升高壓氣態儲運商業化水平。推動低溫液氫儲運產業化應用,探索固態、深冷高壓、氨氫、有機液體等儲運方式應用。穩妥推進天然氣摻氫管道、純氫管道等試點示范。逐步構建高密度、輕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氫能儲運體系。
加快推動加氫站建設。統籌加氫站規劃布局,適度超前建設加氫基礎設施。加快出臺加氫站建設管理政策,明確加氫站建設相關手續,完善加氫站建設管理體系。鼓勵現有加油加氣站改擴建制氫加氫裝置,鼓勵新布點加油站同步規劃建設加氫設施,加快布局油氫合建綜合能源補給站。積極對接國家氫能高速公路綜合示范線建設,科學規劃建設氫走廊,優先在珠三角骨干高速公路、國道沿線建設加氫站,具備加氫設施建設條件的高速公路主干線服務區原則上應在“十四五”期間建設加氫設施,支撐省內燃料電池貨運車輛中遠途運輸。積極推動氫能產業園、鋼鐵廠區、港口碼頭等應用場景豐富的地區建設加氫站。
逐步降低用氫成本。統籌用好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氫能供應”獎勵資金,在城市群示范期內,對加氫站終端售價2023年底前低于35元/公斤、2024年底前低于30元/公斤的電解水制氫加氫一體化站,按照氫氣實際銷售量10元/公斤的標準獎勵給加氫站,每站補貼不超過500萬元,獎補總金額不超過國家獎補資金。加氫站終端售價2023年底前高于35元/公斤、2024年底前高于30元/公斤的,數據未接入國家及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信息化平臺,各級財政均不得給予補貼。
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
全面推進重型貨運車輛電動化。推動珠三角各市重載貨運車輛、工程車和港口牽引車的電動化轉型,力爭到2027年新增車輛基本實現電動化,推進珠三角地區交通行業減排降耗,改善珠三角生態環境。探索省內燃料電池汽車便利通行機制,適當放寬燃料電池重載貨運車輛市區通行限制,探索實行省內部分高速公路實行差異化收費等優惠措施。
推動物流運輸車輛電動化。鼓勵各市設定綠色物流區,放寬燃料電池物流車通行限制,支持大型物流企業、電商企業建設氫能物流園。鼓勵省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企業與重點物流企業等合作,通過搭建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平臺等方式批量化集中采購,降低車輛購置成本,推動燃料電池物流車規模化使用。適當放寬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市區通行限制,提高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路權,探索停車優惠等支持措施。
優先推動典型示范場景應用。率先在金晟蘭鋼鐵、東海鋼鐵、韶鋼等大型鋼鐵企業推廣燃料電池重載貨運車輛應用,在廣州南沙港、深圳鹽田港等港口碼頭推廣燃料電池港口牽引車應用,推動在環衛、混凝土、渣土等城建運輸領域的應用。重點完善廣深、廣佛、廣韶、深汕高速公路沿線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在鋼鐵、水泥、玻璃、工業固廢、建材、冷鏈物流、綜合貨運等領域城際運輸的示范應用。
加大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力度。統籌使用各級財政資金,對滿足國家綜合評定獎勵積分要求的前1萬輛車輛(2021年8月13日后在廣東城市群內登記上牌的車輛,2021年8月13日前登記上牌的車輛按此前國家和省相關要求執行),數據已接入國家及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信息化平臺,且不少于5項關鍵零部件在示范城市群內制造,按照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補貼3000元/千瓦(單車補貼最大功率不超過110千瓦,最小功率不低于50千瓦)。對完成1萬輛推廣目標后的補貼標準另行制定。車輛推廣應用補貼資金由中央獎勵資金、省級獎勵資金、市縣(市、區)級獎勵資金按照1:1:1比例安排,每個考核年度結束后3個月內完成推廣車輛補貼申報(申報主體由各市自行認定),國家年度考核完成后,省、市兩級盡快完成補貼資金發放。
積極開展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
有序推進在交通其他領域示范應用。加快推動交通領域電動化,穩步擴大氫能在軌道交通、船舶、航空器、無人機等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
積極開展儲能領域示范應用。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與氫儲能相結合的一體化應用模式,將氫儲能納入新能源配儲范疇,在大容量深遠海海上風電資源富集區域,開展海上風電制氫示范。支持能源電力企業布局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或電網低谷負荷的儲能/加氫一體站。積極開展重點地區規模化部署電解水制氫儲能,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利用水平。
拓展氫能在發電領域示范應用。因地制宜布局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設施,建設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發電系統,推動在社區、園區、礦區、港口等區域內開展氫能源綜合利用示范。鼓勵結合新建和改造通訊基站工程,開展燃料電池通信基站備用電源示范應用。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站,保障電力供應。
探索氫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支持寶武鋼鐵等大型鋼鐵企業開展以氫作為還原劑的氫冶金技術研發應用,探索氫能替代化石能源提供高品質熱源的應用。依托現有用氫集中的石化、化工項目,增加制氫裝置,耦合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延伸到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下游終端化工產品,引導產業向低碳、脫碳工藝轉變。